王小川的第一个 AI 应用来了!主打 AI 搜索+智能助手
曾经提出过在大模型领域里颇具影响力的 TPF 理论(大模型时代,更重要的是找到技术和产品的契合)的王小川,此次终于带公司推出了第一款面向 C 端的产品。
搜索,一方面是百川智能一直以来强调的强项——百川智能 CEO 王小川曾任搜狗 CEO,在搜索领域深耕十几年。王小川强调,目前,百川能自建搜索能力,且在数据方面也有合作伙伴,这两方面都是百川智能的优势。
另一方面,搜索也是市场验证过的几个较为成功的 AI 应用场景之一——国外的 Perplexity.ai,国内的秘塔搜索等等,都是目前收获不少用户的明星大模型创业项目。
搜索领域,或许确实是百川智能不错的 TPF。
不过,在整个发布会上,明显能感觉到,百小应这种形态,并不是百川智能未来想做的超级产品。百川智能只是想把有搜索能力的助手作为未来超级应用的第一步——王小川定义这样未来的超级应用,应该是能解决人们的刚需的,能拥有近亿级用户。
不过究竟这样的应用是怎样的,未来是怎样的商业模式,王小川相对含糊其辞。其中「职业人士」这个词被提及多次。真正的超级应用,似乎是要等到模型能力足够成熟之后,替代「职业人士」才能出现。
「如果 AI 能像人一样工作像人一样学习,最后就会变成一个职业人士,往下会变成 AI 律师,AI 医生,AI HR,这种情况下跟人一样能提供人的供给,我觉得这种时候就可能出现超级应用。」王小川表示。当人们用医生的价格去衡量 AI 应用,而不是用娱乐价值、算力成本等方法来衡量 AI 应用,那确实将是用户付费率高涨的时候。
而在今天,百川推出百小应,似乎还没有开始担心商业模式的事情。
「做百小应,是在这个行业中,我们也需要有一个机会把它发上去,让行业端有基础的了解,也能让团队转起来。」王小川表示。
他还表示,从成本上而言,做搜索,建立索引库的技术成本相对是可控的。「现在最大的成本其实是在 Scale Up(把大模型参数规模做大),大模型中间的实验加上 Scale Up 这个钱,这个是远大于其他地方的。」
「我觉得现在谈商业模式是过早的事情。没有足够的用户价值、足够的体量,在这个情况下,不管是走流量模式,还是广告模式都是有意义的探索,但是我觉得有或没有,其实没有本质的区别。」王小川表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