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AIGC动画片,今晚央视开播
实际上,一年前,网飞Netflix曾与小冰公司日本分部(rinna)、WIT STUDIO共同创作并发布全球首个AIGC《犬与少年》。
动画短片讲述了一只机器狗与少年相遇,互相嬉戏陪伴;到后来由于战事响起,他们不得已分道扬镳;最终在机械狗数十年的等待之下,终于再次回到彼此身边的故事。
动画片属于典型的日漫风,作品中绝大部分场景绘制工作是由人工智能完成的,而人物和动物角色——少年和机器狗则是通过传统的动画片制作方式,即手绘的方式完成。
这部动画从发布起便热议不断。
“唱衰”派认为,《犬与少年》只是用数据喂养出来的数据动画而已,毫无意义。
在全球知名视觉设计网站Artstation上,大批包括图画师、插画师、数字艺术家在内的艺术家喊出“不要人工智能艺术”的口号,并上传了象征着“禁止使用AI”的图片。
在画师们看来,AI生成动画一方面意味着对导演和创作者的解放,同时也意味着对另一个群体——那些单纯依靠绘制背景或者图画为生的图画师的更大压力。
这也依旧是一道尚未解决的难题。
动画导演牧原亮太郎对此表示:“让最新技术成为自己的伙伴,就能确保创作者有足够的时间回归到他需要做的根本性、创造性工作。”
《犬与少年》摄影总监田中宏侍:“人类创作者往往会同时进行多部作品的创作,很难在一部作品里倾尽所有精力,因此如何给创作者更多时间进行创造性工作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对于支持使用AIGC等技术派的动画从业者来说,技术的迭代“让创作者得以将更多的时间放到创意上,放到只属于人类才拥有的想象力上,把过去需要大量要在美术技法上磨炼的时间都用来规划的思想上。”
“AIGC的到来,可以说几乎是对所有制图相关工作的人带来革命性的便利”,多位从业者向多知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这是一种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便捷。它解决了长期以来设计师需要通过文字到具体设计图中间的大量脑力和经验的劳动输出。”某动画领域从业者对媒体表示。
另有动漫行业从业者分析,技术越发展,对于动画制作者本身来说越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即,AIGC的出现实际上把压力给到了最重要的决策者——主笔身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