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科学家放弃美国终身教职回国
朱松纯(2020年):放弃美国实验室回国,组建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并任北大、清华教授。
张亚勤(2021年):前微软全球副总裁,回国任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院长。
李飞飞(2023年):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前Google Cloud AI首席科学家,参与清华大学AIR建设。
归国趋势背后的原因
政策与资金支持:中国在AI领域的国家战略(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供大量科研经费和产业合作机会。
产业应用前景:中国庞大的医疗、互联网市场为AI落地提供丰富场景(如AI制药、智慧城市)。
人才竞争环境:美国科研政策不确定性增加,而中国高校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职位与团队自主权。
家庭与文化因素:许多科学家希望回国与家人团聚,并参与祖国科技发展。
这些科学家的回归将加速中国在AI基础研究(如大模型、多模态学习)和产业应用(如AI制药、智能制造)的突破,进一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同时,他们的国际视野也将促进中国科研体系的全球化合作。
发表评论